11月24日13:00,2019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節于安徽大學磬苑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開幕。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之國粹。茶文化在不斷沉淀積累的歷史長河中,融合了儒、道、佛各家優秀思想,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以及“以和為貴”的民族精神。本次活動旨在加深大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以及認識,弘揚茶文化,充實茶文化內容,讓更多大學生積極參與到茶文化活動中,在生活中發現茶文化。
活動一開始,安徽大學茶與茶藝課程漆小訊老師,安徽財貿職業學院茶學老師魏洋,祁門紅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汪松柏、歐洲茶葉協會會員文利,茶葉行業協會技術交流培訓部部長、茶葉專業工程師劉長潔等此次活動的主要嘉賓們與同學們展開了“大學生茶文化對話”。
安徽大學茶文化課程組負責人漆小迅老師表示本次舉辦活動有兩大目標,一是傳承茶文化和釋放課程資源,二是為同學們創造大型活動策劃與執行的機會。
“首先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對大學生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漆小迅老師補充道,“這也是為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項目搭建的平臺,讓同學們從課堂中走出來。”在他看來這是振興徽茶的要求,安徽大學生有義務參與茶葉行業的振興,促進茶葉產業的精準扶貧。
對話結束后,團隊知識競賽環節正式開始。團隊知識競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部分,穿插著茶藝表演與抽獎活動開展。
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的代表團分別向觀眾表演了鐵觀音茶藝與民樂合奏《清平樂》。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的表演節目——《女子與茶》用獨特的表現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茶文化。此外,新華學院表演的《絲路之語》進一步闡釋了本次活動的主題。最后,安徽大學古琴社和青銅詩社分別帶來了古琴曲《酒狂》以及詩朗誦。
除了會場中央的表演與競賽,會場四周還設置了許多茶臺以展示茶葉樣品、泡茶過程,供同學們在品茶香茗的同時進行茶文化交流。
安徽大學茶文化協會的副會長周雨欣在本次活動中負責全場的主控。在她眼里,這次活動能夠傳揚茶道精神,通過喝茶、品茶,泡茶給愛的人喝,給他們帶來溫暖。同時她還補充道,“這次活動的表演,同學們都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各個學校也把自己的茶具帶了過來,就是為了向大家展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圖為茶臺布置)
在主場進行各種活動的同時,斗茶活動也在側序廳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斗茶分為兩部分:一是文斗,將企業特色茶種作為試題,企業作為評委,介紹茶的歷史與特性。二是武斗,由企業作為評委,對其特色茶種的泡法進行介紹。
漆小迅老師對本次活動的舉辦效果表達了認可:“相比去年,今年活動的規模更大,還邀請了安徽知名茶企和非遺傳承人,有對話和下午茶形式,讓同學們進一步走近了茶文化。”
下午五點,在對團隊競賽、斗茶比賽中的獲獎者進行頒獎及為與會的兩家企業頒發“推廣茶文化進校園”的證書后,“潤思祁紅”2019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節圓滿結束。(李睿涵)
|